联系人:卢传家 电 话:020-85264163 020-85293401 邮 箱:261863215@qq.com 地 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南二路6号建丰大厦首层(正佳广场东侧,地铁石牌桥A出口,万菱汇后面,天河公交场旁) |
骗子为何屡屡光顾典当行最近,媒体上常常出现骗子光顾典当行的案例,特别是在以金银首饰为主要抵押物的动产典当方面,有的骗子连骗多家典当行。其实,岂止只有动产典当,还有不动产典当也不乏骗子光顾之例。那典当行业的同仁们就要扪心自问:为什么骗子屡屡光顾典当行?究其原因,就是漏洞,典当业务中有骗子可钻的漏洞。 立章建制的漏洞 我们立章建制的目的是什么?就是避免我们的典当行为出现漏洞,形成风险,造成损失。典当业是一个既传统又新兴的行业,不论是动产典当、不动产典当,还是财产权利典当,都有一套较为成熟的典当规则。 如机动车典当流程就是:洽谈——核证——查询——验车——签约——入库——放款。立章建制从某些方面来说是用程序、用制度堵塞漏洞,防范风险。 而在这方面为什么还会存在漏洞呢?其主要表现首先是立章建制不完善。有的典当行老板组织的“立章建制”过于空泛,他认为条条框框多了会吓跑客户。有的员工认为典当行的特点就是快捷,讲程序多了会影响效率。其实“快捷”并不是不要程序,我们常常看到一些骗子就是在贷款时不停地催促典当行的员工“快点”,让员工看走眼、收假、收错、收偏,达到乱中骗当。其次是执行“立章建制”上不够严格,出现“人情当”问题,往往因为熟人就忘记了必要的典当程序,甚至违背典当程序。 解决这个漏洞的方法,首先是立章建制要具体、规范,少一些空泛条文,多一些操作性强的规定。其次是对产生的规定与制度不能束之高阁,要组织员工学习,让员工牢记,并且随时检查员工执行的情况。有的典当行将规定与制度制成表格形式,让员工在业务中随时对照。第三是像某些公司那样专门设立“风险控制部”,检查督促员工是否按程序办业务。 员工素质的漏洞 骗子光顾典当行是把眼睛盯在漏洞上,找典当行的薄弱环节,他们最先注意的是典当行值班员工的素质。不论是新开典当行,还是有一定资历的典当行,其员工素质是决定典当行能否发展的关键。 典当行员工由新老两部分组成。对新员工来说,他们缺乏典当程序上的体验与具体业务的经验。骗子在踩点时对新员工特别有兴趣,瞅准柜台里是新员工,他们就要来光顾,他们看准了这里有漏洞。有时他们利用中午时分和节假日,因为这时新手多在店中值班。 对于老员工,他们漏洞在那呢?是责任心与疲劳。有时紧张工作一整天,员工就有疲劳的时候,这时责任心有所下降,工作有所马虎起来。还有漏洞的最佳时间是快下班的时候,这时员工正准备下班时,加之工作了整天精神状态不佳,这时骗子就会匆匆光顾,在员工时间紧迫、精神不佳的情况下,老员工也可能会看走眼、忙中出错。有的员工责任心不强,尤其在房地产典当中,怕走路,图轻松,没有到实地去调查,于是出现假房产证骗当,出租房骗当等问题。 提高新员工的技术素质并不很难。培养专业人才,提高业务技能,防范收当漏洞。培养员工典当专业水平,一是要强化员工业务素质,特别是经理人员及主要业务骨干的业务技能培训,实行培训考核上岗制,努力提高典当专业人员鉴定水平和估价水平;二是要是大胆引进人才,大力吸收与典当业务相关的具有较强行业知识和专业知识的业务人才进入典当行,广泛接纳市场经验丰富和具有先进经营理念的管理人才进入典当行,夯实抵御经营漏洞的人才基础。三是在企业内部员工中树立风险观念,强化风险意识,加强风险教育,通过企业“责权利”的合理分配和内部放款审批制度的相互制约,提高员工防范经营漏洞的能力和水平。四是强化防范漏洞的外部措施。就是加强同行业的信息交流,在典当企业之间建立防范典当诈骗的信息网和便捷的沟通渠道,及时互通有关情报,防止上当受骗。 更有甚者,有个别职工出现道德品质问题。职业道德漏洞指典当行工作人员违反典当行各项规章制度,个人道德品质恶劣,利用职务之便,以牺牲典当行利益为代价来谋取个人私利,从而给典当行带来各种损失的漏洞。 典当业最近常有此类事例发生,其主要表现为:内外串通有意高估,超额发放当金;免除抵押、质押条件,发放人情信用当款;在业务中搞地下交易,暗拿回扣、佣金,造成典当行利润流失。如上海、海口等地个别员工收赃或者盗窃典当行金银首饰。 防范职业道德漏洞,对员工“约束”与“激励”并举。首先要建立健全内控制度。要完善企业规章制度,落实岗位责任制,通过相互牵制、相互监督的制度设计,在企业管理环节不留空白,不给不良员工“有空可钻”,以实行对员工行为的有效约束。其次要建立科学的员工激励制度,通过绩效挂钩和企业文化建设等手段,运用现代企业的经营理念,酬薪制度、股权制度、增加企业凝聚力,调动员工积极性,预防其道德滑坡。 总之,要建立适合典当企业的约束机制和激励机制,努力在传统的典当业确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和运行模式,从根本上解决职业道德漏洞。 法律的漏洞 目前我们典当方面的法律不够健全,仅有国家商务部与国家公安部联合颁发的《典当管理办法》,最近传来喜讯,据说国务院正在起草《典当管理条例》。就是因为法律不健全,使典当业务出现不少漏洞,典当业务风险加大。 骗子利用“明知”法律条文,蓄意让典当行形成法律过错进行骗当。如典当行的综合费率与利息率不能超过银行同期贷款利率的四倍,超过四倍的为高利贷,法律不予以保护。 骗子在贷款时与典当行商定利率与综合费用时对典当行过高的利费率没有提出不同的意见,但到了赎当的,就摆出打官司的架式。在法院,由于超过四倍的不不予以保护,往往使典当合同变成无效合同,这样一来,典当行的综合费用与利息就得不到合理保障,同时当户又可以无偿占用典当行的贷款,使典当行因资金挤占而失去优质客户资源。 骗子利用员工对典当法律性质缺乏正确理解,蓄意扭曲典当行为法律性质进行骗当。如《典当管理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规定,动产典当只有转移当物的占有,典当合同才能成立。可是有些客户对动产典当,特别是机动车典当提出非份要求,要求把车子开走使用,而个别员工对这个质押与抵押缺乏正确的法律认识,允许车主将车子开走使用。于是形成了漏洞,当客户到期不赎时,典当合同的合法性就受到质疑。 防范法律上的漏洞关键在强化法治观念,规范经营行为,防范违规漏洞。关键是强化依法经营意识,首要的问题是提高认识。市场经济就是法制经济,我国目前涉及到典当市场的法律法规越来越多,如《物权法》《担保法》《刑法》、《治安处罚法》、《反洗钱法》等法律相关条款,以及2007年上半年出台的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机动车相关刑事责任司法解释和全国人大法工委、国务院法制办出台的严厉打击非法集资的决定等政策文件,都与典当业务有直接关连,说明政府对典当这一特殊行业涉嫌诈骗的监控和打击力度越来越大。 因此,典当从业人员要绷紧“法制”这根弦,加强法律、法规学习,了解法律法规知识,做到知法、懂法;只有知法、懂法,更好地规范经营行为,才能规避法律政策漏洞。 总之,堵塞漏洞就成为我们典当行业务工作的重中之重。苍蝇不盯无缝的鸡蛋,我们典当业防范风险就是要使我们在业务中尽量避免出现漏洞,让骗子对我们典当行无漏洞可钻。 |